文旅焕新引燃“双节”消费热情

【摘要】据媒体报道,为迎接国庆中秋“双节”,各地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消费场景和活动,文化旅游、赛事经济等亮点纷呈,吸引大量网友关注。

据媒体报道,为迎接国庆中秋“双节”,各地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消费场景和活动,文化旅游、赛事经济等亮点纷呈,吸引大量网友关注。从重庆的“火锅专列”到福建南平的茶旅融合,从贵阳的“城超”赛事到浙江诸暨的篮球市集,从国图文创馆的北京商业首店到浙江平湖的西瓜灯活动,新玩法对游客极具吸引力。

今年国庆假期叠加中秋节长达8天,居民文旅消费需求集中释放。各地积极推出新玩法、新体验,有效激发了大众“双节”消费热情。

其一,积极打造文旅新场景。文旅新场景是创造极致体验的新空间、讲好中国故事的新载体、促进文旅消费的新热点。国庆中秋假期,各地积极打造文旅新场景,可以刺激文旅消费,从而繁荣市场、振兴经济、促进增长。为迎接“双节”,各地围绕迎国庆、贺中秋、庆丰收,打造各具特色的文旅新场景。例如,北京以“京彩秋韵 双节同庆”为主题,推出2400余场特色文旅活动;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推出系列文旅产品、暖心政策与保障措施,全方位升级金秋旅游体验;重庆市组织近20家知名火锅品牌将城景、江景、园景与火锅盛宴融合,沿江打造1.2公里“江岸火锅宴”。各地文旅市场不断创新,新奇的旅游玩法层出不穷,让游客感受文化魅力,解锁文旅新体验。

其二,积极做热“赛事+文旅”。赛事是文旅消费的强力引擎,可以直接带来增量客流,拉动酒店、餐饮、交通、零售等消费,塑造目的地形象。近年来,许多地方发挥体育资源优势,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,把“赛事”变“赛道”、“流量”变“留量”。国庆中秋假期,各地将举办各类赛事活动,既可以为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,又能够让传统节日焕发时代活力。各地通过“文旅+赛事”的融合模式,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。例如,9月19日,贵阳2025城市足球邀请赛启幕,贵州、四川等地16座城市组建了以城命名的球队,如贵阳咖啡队、醉美泸州队等,吸引游客“跟着赛事去旅行”;浙江省诸暨市陶朱街道办事处依托“浙BA”这一全省规模最大的群众篮球赛事,在诸暨市篮球中心旁举办“陶你所需·朱市云集”共富市集,打造“体育+文旅+市集”多元业态融合平台。赛事经济拉动消费的效应,正在一个个热闹场景中显现。

其三,积极推动文旅融合焕发新光彩。文创产品是传承文化基因的载体。近年来,国潮兴起,传统文化元素成为消费时尚,一大批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连接传统与现代、文化与科技,且富有创意的文创产品涌现出来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各地纷纷将传统文化巧妙融入现代生活场景,推出一个又一个文创新品,给文旅市场注入勃勃生机。国庆中秋假期,各地将上演演唱会、音乐节、非遗展销、国潮市集、游园会等,让大众过一个充实、快乐的假期。第二届长江文化艺术季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,将开展舞台艺术精品展等精彩活动。第36届上海旅游节9月1日起进入“经典活动季”阶段,将持续至10月6日,围绕都市漫游、欢购热游、文博艺游、国风潮游、线上智游、郊野趣游六大板块,精心推出200余项高品质特色活动。文旅融合出彩出新,必将进一步激发大众消费热情。

“双节”假期秋高气爽,正是出游的好时节。优化文旅产品供给,推出丰富多彩的新消费场景和活动,坚持让利惠民,定能让更多游客收获快乐,度过一个有意义、有意思的假期。

分享到: 更多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