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庆8天长假赴韩中国团体游客数量为零

中国国庆中秋黄金周8天长假已经过去,韩媒称,在“萨德”影响下,中国团体游客数量仍然为零,免税店销售额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下滑。10月1-7日,中国顾客在乐天免税店的购物额较去年国庆假期减少了25%。尽管乐天免税店开展了不少针对本国顾客的折扣活动,但这期间的整体销售额仍较去年减少了15%。

洛南花溪弄成旅游“网红”,国庆8天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

今年国庆,恰逢国庆节、中秋节假期“叠加”,8天长假让居民出游热情高涨。作为今年国庆节新开放的景区之一,位于洛南的花溪弄景区在陕西周边众多的民俗旅游景区中脱颖而出,国庆8天时间里共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,成为今年国庆假期陕西旅游市场上的“黑马”,游客朋友圈和口中的“网红”景区。

携程机票不再含有额外项目 火车票仍有捆绑销售

近日,知名女艺人韩雪在微博中炮轰携程存在捆绑销售问题,立即引来网友们强势围观和吐槽,对此携程方面很快表示要进行整改。在昨天的携程官网上,被捆绑销售的38元的“贵宾休息室”服务券和5元“目的地购物券”正式下架了。但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,携程火车票仍有捆绑销售。北京青年报今年4月20日刊发《携程等购票平台被爆帮你消费》一文后,中消协介入调查,携程方面称立即整改,并取消了“航意航延险”、“酒店优惠券”、“出租车优惠券”等服务项目的暗中勾选。

大陆游客都去哪儿了?台湾旅游业者"十一"叹艰难

民进党上台后,大陆赴台游客锐减。阿里山景区内不少门店关门歇业。“我不明白,大陆游客都去哪里了?”这个“十一”长假,在台湾著名景点日月潭经营纪念品商店的石美燕感到非常困惑。从业30多年的她说:“以前日月潭到处都是大陆游客。我们一个月营业收入至少100万元(新台币,下同),现在也就30万左右。”台北出租车司机李金山说,以前“十一”长假,他一天能载三四个陆客,现在三四天能载一个陆客就不错了。

国人旅游一年花4.6万亿 西安旅游徘徊亏损边缘

刚刚过去的这个超级黄金周长假,全国旅游消费爆棚,陕西省旅游消费收入也出现大幅增长。然而,在旅游业一片红火的背后,传统的旅游社的利润却遭遇持续下滑。“客户在增长,大家都在忙,忙完一算账,全是白忙活。”一家旅行社的相关负责人这样说。记者对沪深两市30家旅游类上市公司进行统计梳理发现,传统的旅行社业务利润非常之低,多数毛利难突破10%。

数字国庆黄金周:19年间旅游人次从2800万涨到7.1亿

今年国庆黄金周与往年不同,双节“喜相逢”带来长达8天的超长假期。黄金周旅游人次预计达到7.1亿,民宿预定量翻番,国庆档电影《羞羞的铁拳》上映6天票房破10亿元……在这个超长国庆黄金周中,这些“假日数字”格外鲜明。据统计,1999年第一个国庆黄金周来临时,7天内全国出游人数达到2800万人次,假日旅游热潮自此席卷全国,国庆黄金周成为一年中重要的旅游高峰。

黄金周体育旅游方兴未艾 2020年预计破1万亿元

今年62岁的刘志坚是山西太原的一位门球爱好者,今年国庆假期,他参加了在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举办的门球比赛。不同于以往出游,刘志坚这次既欣赏了当地自然风光,还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球友切磋了球技。“过去旅游以吃喝玩为主,如今出游参加体育比赛,不仅欣赏了美景,还锻炼了身体、结交了朋友。”刘志坚说。今年国庆假期,不少人像老刘一样,体验“旅游+体育”这样的新形式。“一边看风景,一边锻炼身体。”

百万游客畅游丽江 “8天长假”实现零投诉

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长假,丽江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02.53万人次,同比增长40.07%;实现旅游收入13.1亿元,同比增长48.4%。旅游市场呈现出团队游客有所减少,自驾游、自由行强势增长的势头。特别是省内和四川、重庆、贵州、广西等周边省市的自驾游客增长较多,传统旅游线路仍然受到游客欢迎,泸沽湖游客增长明显,新景点、新业态受到热捧。

"共享"渗入游玩休闲各环节 出行更轻松

今年“十一”黄金周,共享汽车、共享单车、共享“民宿”等已经渗入了中国人游玩休闲的各个环节,许多游客表示,今年好像过了一个“共享十一”。交通拥堵?骑着共享单车边玩边逛。据了解,今年“十一”期间单车骑行呈现“高频、增距、降速”的特征。不同于平日以通勤为主要需求的骑行,由于海量休闲观光需求的释放,单车的日均骑行量增长不少,尤其以放假前几日最为突出。背着背包,在大街小巷穿梭骑行,享受微风拂面的温柔,品位城市和景点的风光,那叫一个舒服。

假期游主力军90后 住宿叫车交友全靠社交媒体

中国13.8亿总人口中,“90后”占比12.4%。今年近一半的“90后”已经迈入职场,逐渐崭露头角,并成为各个消费领域的新势力,旅游业自然也不例外。在即将到来的国庆中秋双节假期,“90后”预计将成为本次假期出游的主力军。作为旅游新生代的“90后”,在出行过程中对社交媒体的依赖程度极高。今年国庆超级假期,许多“90后”选择拼假旅游,在选择出游目的地、出游方式以及制定出行攻略的过程中,社交媒体为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沟通渠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