敬畏规则 敬畏自然

【摘要】据《深圳晚报》报道,近日,大鹏新区应急管理局指导南澳办事处,开出全国首张自然灾害综合法规罚单,对两名在台风“韦帕”蓝色预警启动后、未经许可擅自进入自然灾害危险区的游客,依法处以每人5000元罚款。

据《深圳晚报》报道,近日,大鹏新区应急管理局指导南澳办事处,开出全国首张自然灾害综合法规罚单,对两名在台风“韦帕”蓝色预警启动后、未经许可擅自进入自然灾害危险区的游客,依法处以每人5000元罚款。

《深圳经济特区自然灾害防治条例》自2023年11月起施行,明确规定,“未经发布响应措施的人民政府批准,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入临时划定的自然灾害危险区。”同时,明确了处罚标准,未经批准进入临时划定的自然灾害危险区的,“对个人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,应急救援所产生的相关费用由违法主体承担。”

今年7月19日,台风“韦帕”蓝色预警发布后,两名游客仍贸然闯入自然灾害危险区,最终被困。救援人员冒着生命危险,在恶劣环境中连续奋战12小时,才将其成功救出。这一过程不仅暴露了当事人对规则与大自然力量的漠视,更凸显了公共救援资源的沉重代价。每一次任性妄为的背后,都是对他人安全的不负责任。

此次每人5000元的罚款,是《深圳经济特区自然灾害防治条例》实施以来,针对擅自进入自然灾害危险区行为开出的首张罚单。其意义远不止于经济处罚,更在于向全社会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,规则不是摆设,不容挑战。

12小时的艰难救援,体现了相关政府部门和单位对生命的尊重与“不放弃”的承诺;而这张看似“冰冷”的罚单,则是对规则尊严的坚决捍卫。每个人都应当知道,自然灾害危险区的边界是经过实践检验和专业论证而划出的“生命红线”,并非行政限制的随意加码。大自然的威力从不会因个体的无知或自负而减弱,每一次违规涉险都是对公共秩序“挑衅”。

现实中,总有人低估风雨的凶猛,高估自己的应对能力,或以“打卡”“探险”为名挑战自然边界。殊不知,救援人员每一次出动,都是在与时间赛跑、与风险博弈。他们的生命同样宝贵,不应为他人的任性买单。

这张罚单的价值,在于清晰标注了法律底线。要让敬畏规则、敬畏自然的理念真正深入人心,既需要执法层面的“硬约束”,通过严格执法强化制度威慑力;也需要宣传层面的“软引导”,通过典型案例普及科学知识,讲清风险成因、讲明法律后果,提升公众的风险意识与法治素养。

如果离开了规则,那么秩序会失守,安全也无法保障。希望这张5000元的罚单,不只是写在纸上的教训,更能成为刻在每个人心中的警钟,让大众在亲近自然的同时,始终保持敬畏、守住底线,珍爱自己也尊重他人,共同筑牢安全防线。

分享到: 更多
返回列表